0

联系方式

参展联系:021-3114 8748
参观联系:138 1785 1721
媒体联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邮箱:bu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

发布时间:2022-12-02 09:02:29  
0

“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这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中重点描述的内容。大力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渗透,系统化、体系化的解决氢能的全流程安全、绿色和高效问题就成为重点。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相关产业规划,至2025年,全国13省市氢燃料汽车目标总计68000辆,加氢站规划近千座。保证这一规划顺利完成,解决当下加氢站如何安全储运氢的“卡脖子”问题成为关键。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图1)

中氢源安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从为加氢站安全、高效供氢这一迫切场景出发,与使用单位联合,可实现安全有机液加氢站,达到1+1>2的效果,将大幅助力加氢站的建设推广,在未来有望简化加氢站审批流程,抢占氢能源产业发展先机。

氢能发展的瓶颈:加氢站之围

有“21世纪终极能源”之称的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因具有重量轻、燃烧发热理想、导热性好、储量丰富、可回收利用等多重特性而受青睐。石油、天然气、煤等不可再生化石燃料存量有限、消耗日增以及各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加速推进能源向低碳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下,氢能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一种战略选择。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图2)

交通运输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受到高度重视。作为氢能产业下游的重点,加氢站是氢能广泛应用所必需的重要基础设施,因而各国纷纷布局加氢站。

根据目前各地相关产业规划,至2025年,全国13省市氢燃料汽车目标总计68000辆,加氢站将近千座,其中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广东六地氢能产业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100亿,预示着氢能产业在政策的驱动下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目前,我国加氢站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并多以内部试验和测试用途为主,对外运营的加氢站较少,其加注压力一般为35 MPa。与汽油和天然气相比,氢气的密度小、扩散系数大、点火能量低,具有易漏易燃的特性。氢能目前多采用高压气态形式储运,如发生泄漏之后遇上明火,就会形成氢喷射火,对设备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政府部门对加氢站的建设慎之又慎,这也导致了加氢站立项审批难。加氢站的规划建设需要进行土地的审批,但其涉及环评、消防审批等方面,流程繁琐缓慢。具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建设一座加氢站,从前期的审批到最后的投入运营,最少要盖35个公章。

摘掉危化品“帽子”,简化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

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在于需重点突破安全高效的储运氢技术。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可使氢能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且使氢能储运具备备非危化品属性,是最为理想的氢能储运形式。中氢源安利用该技术技术可解决高压加氢站内规模化储运氢的问题,使站内储氢更加安全、高效。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图3)

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相比其他储运氢技术,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储液采用目前有机液储氢行业中唯一的非危化品材料,可在常温常压下储运,安全稳定,为氢能摘掉了危化品的“帽子”。

安全有机液加氢站具有投资强度低、供氢成本低、建设面积小、审批难度低等优势,可有效解决氢能源加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将氢能“转危为安”,破除制约氢能危化品运输的制约,从根本上完善氢能生产、储运和供销体系建设。

构建加氢站良好生态环境

当前,中国氢能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其所需的庞大的资金投入和相关设备技术不成熟的限制。此外,加氢站工艺流程的科学设计和相关设备的合理配置也是决定加氢站技术和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不断优化和升级系统的设备配置策略,保证较高的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性能以尽可能地降低资产投资成本和能源消耗。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各地政府部门逐渐出台了许多针对氢能源产业的政策,加大对氢能源产业链补贴力度。以成都市为例,新建加氢站建设最高可以获得2500万的补贴,这极大缓解了加氢站建设前期的成本压力。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图4)

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质量储氢密度可达到5.5%,且其有机液可循环利用,同时解决了有机液和催化剂极小损失可循环再利用的问题,可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因而,充分实现了氢能源长时间储存和长距离运输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等目标,为氢能源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应用提供了高效的储运保障,让加氢站运营效率更上一层楼。

中氢源安破解加氢站供氢难题 助力氢能产业高效落地(图5)

做好加氢站网络布局,充分发挥网点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立项审批中的规划、布局等环节。推广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推进安全有机液型加氢站等具有未来发展趋势的加氢站建设进程,建立良好的氢能产业生态环境,加速加氢站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