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联系方式

参展联系:021-3114 8748
参观联系:138 1785 1721
媒体联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邮箱:bu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政策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发布时间:2022-12-08 08:35:46  
0

“氢能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在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介绍,下一步,将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发挥区域优势,促进氢能合理布局。同时,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业内人士注意到,近期多地纷纷出台政策,“真金白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在政策助力、企业投入加大、产需逐步形成合力的推动下,氢能市场未来发展可期。

步入发展快车道

近期,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抢滩布局氢能产业。

湖北日前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给予支持,氢能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补贴。近日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预计到2025年,陕西“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产业链规模将达1000亿元以上。根据《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应用规模全国领先;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相关产业开发和应用加速落地。“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规划布局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已达到190个。”沈竹林说。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相关企业纷纷加码布局。

有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央企公布了氢能产业布局,而上半年国内落地的制氢项目已有18个。

中泰证券分析师杜冲认为,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的情况下,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各地积极推进规模化发展和示范应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推动多元应用

对于下一步氢能产业的发展,沈竹林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拓展多元应用,强化制度保障并深化开放合作。

“按照氢能中长期规划部署,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在氢能规范管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以及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完善有关政策和规定,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合理布局。”沈竹林称。

在强化创新和拓展多元应用方面,沈竹林指出,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应用和迭代升级,完善技术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用的融合,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同时,推动重点领域深度减排脱碳,扩大清洁低碳制氢供给,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氢能储运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氢能的高效供给体系,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重型机械设备等的应用,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须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装备,重视产业化和示范应用,鼓励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构建健康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未来发展可期

在政策支持、企业投入加大的背景下,氢能市场未来发展可期。

德邦证券分析师倪正洋表示,预计2050年我国氢能产值将达1.2万亿元,低碳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将超过70%。全球氢能建设高潮将来临,可再生能源制氢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氢能领域已完成35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63亿元,资本加速进入氢能领域。”川财证券分析师贺潇翔宇表示,未来随着更多氢能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协同效应将逐步凸显,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并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从终端市场来看,今年前9个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超过2000辆,目前保有量已经破万,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贺潇翔宇表示,随着氢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广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投放将进入密集期。今年三季度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