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联系方式

参展联系:021-3114 8748
参观联系:138 1785 1721
媒体联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邮箱:bu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

发布时间:2023-03-06 08:43:25  
0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同献良策、共谋发展。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不仅如此,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锦龙也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除了这两位氢能专业人士,还有多位“代表”“委员”对氢能的发展提出了提案、议案。关于氢的能源属性定位,要尽早明确,关于氢在交通领域如何发展,很多代表委员们也开始献计献策,甚至也得有人提出要在青藏高原上使用氢能列车的大胆设想……

总而言之,氢能产业已经引起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委员们的热点关注。国际能源网/氢能汇(h2-2005)汇总部分代表委员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些议题,以飨读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1)

在海南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海南四面环海,已建成岛内完整的封闭交通体系,这为全岛布局自成一体的新能源网络提供了先天良机。同时,海南具备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和国内Ⅲ类光照条件,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潜力巨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氢能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广泛,适合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介质。用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制氢储氢,既能解决风光电的消纳问题,又能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带动海南自贸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上中下三游打造出海南自贸港独家拥有、别地无法复制的千亿级“零碳汽车生态体”。

对此,他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一是将海南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海南既具岛屿特点,又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具有推广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地理优势和目标人群,十分适合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展推广。

二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制造及应用推广前期投入巨大。因此,在研发端,建议对企业投入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在制造端,对于满足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奖励积分标准的车型,建议省市两级政府参照国家补贴标准,按照1:1:1给予相应补贴;在上游氢能供给端,对环岛加氢站建设投资按照加氢能力标准给予相应补贴,加氢站对外销售氢气给予价格补贴;在下游应用端,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高于纯电动汽车,希望政府给予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专线运营权,并按行驶里程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三是由政府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海南东、西、南、北、中率先建成五个大型“绿色能源中心”。集谷电绿电充电换电、谷电绿电制氢加氢、谷电绿电储能储氢削峰填谷等多功能于一体,每座“绿色能源中心”占地约200亩,可满足1万台新能源汽车需求,以环岛旅游公路驿站为依托,在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2)

探索“氢+经济”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表示:“虽然我国正在不断加大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的综合利用,但是在氢能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氢能使用方面,张荣华代表带领荣程集团已经在“制氢—储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氢能产业链生态体系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尝试。她介绍说,荣程已成为国内拥有在市政道路实际开展氢能重卡运输业务车辆最多的实体企业之一,2022年,荣程集团已先后有122辆氢能重卡、一座1000公斤的自用站和两座500公斤加氢撬站启用,总计行驶里程达370万里。今年春节后的第一天,往返于天津港与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之间运输线路上的首批27辆氢能重卡发车,标志着天津港至河北定州氢能重卡新示范应用场景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荣程氢能源重型营运货车数量在天津将达到200辆,同时投建一座面向社会商用的油氢混合加注站以及两座自用500公斤撬站,并完成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推广任务,助力区域打造绿色集约、智能先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此外,荣程集团还将充分发挥智运平台优势,构建鄂尔多斯棋盘井煤炭氢能重卡业务运输场景。

“通过整体运营,我们找到了氢能产业未来的边界点,也就是‘氢+经济’,我们应该做好整个产业链。现在有绿氢、灰氢,也有光伏发电转制氢,这样再造加氢站,成本又降一大块。我们希望氢能产业从国家角度、从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政策,这样更有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助力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张荣华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3)

武汉有申报氢能示范城市群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提出三项建议,其中一项是支持湖北武汉牵头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他说,武汉市已集聚了100余家氢能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具备了氢气的制储运、燃料电池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电堆、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资源,城市群内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具备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产业基础和优势。

他提出两项建议,一是由财政部牵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参与,支持将武汉市牵头的城市群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发挥武汉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的探索作用,为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作出湖北贡献。

二是明确氢气为能源属性。当前国家仍把氢作为危化品进行管理,为了发展氢能产业,建议将作为能源使用的氢气和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的氢气分开对待,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将能源型氢气的制储运用项目不视为化工项目和危化品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4)

建议氢能回归能源属性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带来《推进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加速实现全面市场化》等建议。

问题:

张天任认为,在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氢能市场分割严重、氢能科研人才紧缺、燃料电池成本较高、燃电车辆使用费高、加氢站有潜在风险等行业问题。

对于氢能市场现状,张天任指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本意是希望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实际结果是市场分割更加严重。“看起来生产基地和加氢站都非常多,但基础建设的密度和氢气供应依然不够,氢气制储运加等瓶颈没有打开,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成本高,导致一些投放市场的车辆不能正常运营,客户(即使是地方公交)重复购买意愿不强烈。”

在科研人才方面,张天任表示:“相较于其他行业,目前氢能生产、制造、研发类人员社会储备不足,全产业链人才紧缺;人员流动性大;基础岗位需求难以满足;新入行人员面临生产经验挑战,经验丰富的人才相对稀缺,尤其是具备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发经验的人员。”

在燃料电池成本上,张天任表示,氢燃料电池系统由电堆、供气系统、控制系统等部件共同构成。电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电堆成本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本60%左右。造成电堆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包括:膜电极、电堆加工制造过程及使用环境要求。

他表示:“电堆技术的瓶颈也导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较高。膜电极是电堆的核心部件,由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组成,其成本约占氢燃料电池系统的36%。目前商用催化剂为铂/碳,其成本约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23%,是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质子交换膜、碳纸材料等关键材料仍然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国产化替代仍存在巨大差距。”

“由于当前氢能上游基础设施与下游市场相互制约,市场规模小导致企业成本分担不足,且国内整个供应产业链的制储运加各环节尚未打通,各种技术路线尚处于发展阶段,造成我国当前氢气终端销售价格普遍偏高的现象,远无法满足氢能下游商业化运营。”张天任表示。

对于加氢站的潜在风险,张天任表示,加氢站中涉及卸气、加压、储气、加氢等多个工艺过程,在规范性和标准化上长期不足,致使行业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加氢站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并且妨碍下游加氢车辆加氢使用。此外,氢气加注协议长期缺位使得加注过程中对氢气温度和加注速率的过程控制缺乏统一标准,任由行业内企业粗放处置,存在大量不符合《GB/T 31138-2022加氢机》新国标的存量设备。

张天任指出:“这些设备加注氢气的状态可能远超车载储氢瓶的加注边界,会带来极大安全风险隐患。氢气作为危险化学品,从全产业链发展,安全审批流程和安全评价比较严格,审批周期长,不利于产业发展。加氢站建设审批手续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标准,项目手续办理较慢,需要政府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加氢站布局规划(土地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就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看,很多技术瓶颈和市场规模化小,投资强度大,加氢站建设商业用地费用过高,动则几百万元每亩,不便于氢能产业发展,需要有引导性政策和金融支持。”

方案:

对于上述行业现状,张天任认为,只有全面扩大氢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范围,丰富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及法规政策,形成规模优势,才能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整体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全产业链成长。

除了落实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还应鼓励地方出台应用补贴。“政府要出台更多推动燃料电池应用与疏通氢气供应的政策,加快基础建设,在产品得到验证时推动商业化进程和产业链闭环,因为只有产业闭环资本进入才能良性循环,同时对应用达到一定时间的产品给予示范推广补贴。”

对于氢气补贴,张天任认为,应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统一全国氢气市场,像汽油、柴油一样制定氢气统一销售价格,推进加油站拓展加氢模块及功能。将氢燃料车辆购置成本中高于传统燃油车、燃气车的差额部分给予奖励或者补贴;全国加氢站的加氢价格统一不超过30元,保障氢燃料车辆的使用成本不能太高。

此外,张天任还提出,鼓励政府金融平台与社会资本加入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支持设立氢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各地给予前沿性氢能设施装备制造、率先采用国家科技专项成果的储运及加氢项目资金奖励、风险补偿与融资贴息等支持。“建议将氢能列入省绿色基金及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相应的资金和担保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氢相关领域,重点解决氢能产业的投资。”

张天任指出:“近中期,基于经济、技术和环境的现状条件,应重点使用副产氢和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氢能列入相关减排及减能指标,发展高压气态与液态储运等关键氢气储运技术,鼓励不同模式的加氢站、加氢制氢一体站的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

张天任建议,把氢能按照能源管理而不仅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将氢能与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相互协作。出台安全评价等关键审批事项自上而下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论证方案,建立氢能项目“安全绿色”的审批通道。

“完善氢能管理体系,明确氢气生产、储运、应用等环节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章程、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连贯的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审批政策及流程,解决制氢用氢土地性质的协调问题。”张天任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5)

让氢能源回归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说:“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的优势,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有效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国家能源转型。”

中国石化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韩峰说,我们应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多培育用氢的场景,依托氢能产业园和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引导绿氢制取、氢车应用、氢碳循环,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坚持“绿氢”原则,进行风、光、水等非化石能源制氢,降低制氢成本,让氢气的价格降下来,走入市场,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应让氢能源回归市场,让市场说了算,通过市场让产氢者和用氢者实现双赢,共同来推动氢能源市场的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正峰: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6)

将中原“油城”变“氢城”

2022年,河南濮阳市生产总值增长4.9%、居河南省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河南省第1位,工业投资增长34.3%、居河南省第2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9.3%、居河南省第1位。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位列全国第7名。

“濮阳市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改造‘老饭碗’,打造‘金饭碗’,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以产业转型带动全面转型。”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正峰表示。

“濮阳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河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向千亿级迈进。”万正峰表示。

近年来,濮阳市抢抓国家发展氢能产业窗口期和河南省打造郑汴洛濮“氢能走廊”重要机遇,建设氢能产业园,在河南省率先启动“绿氢”生产,成功研制多种型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量产,着力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中原油城加快向中原氢城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王昆:

聚焦两会| 7位代表委员为氢能发声!(图7)

建议氢能列车开上“天路”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在全国两会前夕表示,希望国家尽快规划和建设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天路”,大力发展氢能源,推进氢能源列车、氢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青藏高原的应用,助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王昆建议,推进中国氢能源列车落地青藏高原,“可以借鉴已投入使用的氢能源列车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完善国产氢能机车代替目前内燃机车,推进中国氢能机车应用范围。”

同时,王昆认为,依托青海和西藏风、光、水电、油气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氢、灰氢经济,发挥氢能源在国家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在青藏铁路西宁、德令哈、格尔木、五道梁、安多、那曲、当雄、拉萨等沿线,规划建造5至10个制氢、储氢、加氢基地,“一方面为青藏铁路供氢,另一方面服务城市氢能需求。”

王昆建议,推动青藏公路交通工具绿色转型,可以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首先应该着力打造‘新能源+氢+氢能源汽车’等全产业链,加快推进青藏公路服务区综合赋能改造和青藏公路数字化建设。”

王昆表示,要以建设绿色低碳“天路”为契机,整体推动青藏高原氢能源产业发展,如辐射和带动“天路”沿线主要城镇氢能源市域列车、氢能源巴士的推广应用,推动青藏高原地区氢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中国网、中国经营网、新华网等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