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联系:021-3114 8748
参观联系:138 1785 1721
媒体联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邮箱:busexpo@sgexpo.cn
6月7日,1193万考生走进考场,求知路上所有的沉淀都将蓄力而发。氢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机遇中迅速发展之时面临人才缺口的问题。氢能是未来我国能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策扶持下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机遇。《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推动建设氢能专业人才队伍,以氢能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支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升氢能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能力。
人才,是支持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生长点。
氢能是跨领域新兴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刚需」。“
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基本涵盖了氢气制—储—输—用全链条。氢能产业技术水平及规模不断取得突破,然而氢能产业正面临人才队伍的较大缺口,特别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严重缺乏。
氢能,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热点,产业链较长且高密度链接,整个产业涉及到多样化能源供给、制储运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场景应用等众多领域,同时氢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
随着氢能产业驶入「快车道」,从国家到企业都对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投入大量热度进行研究推动,具有较好全行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被纳入。
华北电力大学首开「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列入新型交叉学科。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建国介绍说:“氢能这个专业涉及的学科非常多,衔接能动、化学、化工、机械、材料等不同学科领域,学科交叉特征显著,尚无完备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正因如此,适配于氢能产业的专门人才并不多。
实际上,目前我国氢能人才两大挑战:一是氢能专业人才大多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二是氢能人才缺乏工程经验,缺乏大量产业链数据以供研究和分析。
同时,在就业方面据行业调研分析,一方面,氢能行业在国内整体发展时间较短,有经验的成熟人才缺乏,需要氢能企业自主培养,过程相对较长;另一方面,院校毕业生对口专业人才基本没有,企业需要从化工、基建等相关专业招聘后,再进行二次培养。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产学研合力「保送」。“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建国
必须面向产业需求,教学-研究-产业(即: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提升学科的良性循环中。氢能涉及能动、化学、化工、机械、材料等不同学科领域,学科交叉特征明显,尚无完备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面向需求,教学-研究-产业紧密结合,是氢能产业良性发展的保证。
实际上,面对氢能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紧缺的短板,国内对氢能人才培养也已开始,整个氢能产业发展一直依赖于产、学、研强度融合向前推进。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是中国氢能联盟的成员单位,这些院校的核心科研教师团队,同时也是氢能产业科研开发方面的核心力量。
作为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国氢能联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在苏州常熟开展氢能产业人才发展示范项目,组建氢能产业人才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氢能联盟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建设氢能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氢能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面向学生、在职人士和职校教师队伍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为全国和全球其它国家的氢能人才体系建设打造一套可复制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样板。
提出了专业人才需求,也要立起应该怎样培养的标准与方向。
如果说,教育部的这一动作,正当其时。那么,《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则是对培养方向,定了调:加快培育氢能技术及装备专业人才队伍,夯实氢能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壮大氢能创新研发人才群体。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其他从业人员。
「氢能科学与工程」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为牵引,有机融合制氢、氢储运、氢安全、氢动力等多个氢能模块课程,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研究,将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安全转型,以及我国氢能行业和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
高校负责打好专业基础,相当于育好苗。复合型人才真正发挥作用,则需在实践中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政府、行业组织搭建优质的载体,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资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培训体系。
氢能产业发展依赖于安全、专业的技术保障,离不开融合创新。能否做到持续地、稳定地、有序地「源头」输送,高校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氢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对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引导,这一专业的人才才能转化为「材」。